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舆情频道  >  地市舆情  >  大兴安岭地区

“点赞兴安·八个十佳”推荐评选活动候选文化品牌

//yuqing.dbw.cn/    |    2017-05-10 10:42:28

作者: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网    编辑:左远红

 

  2005年,呼玛县委、县政府投资1500万元建设了主体工程8000多平方米的呼玛知青宾馆。原在开库康乡插队的上海知青、英资上海银业投资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裁管其昌与15名知青返乡时为知青宾馆捐资15.3万元,上海知青共捐款51.3万元。宾馆内部开设了200平方米的知青展厅,陈列着许多知青们当年的照片,摆放着当年的房屋布置、劳动工具以及生活用品。通过文字、照片和实物完整地再现了当年知青在农村下乡的情景。 2016年4月29日,呼玛博物馆建成投入使用。当年知青所用物品在博物馆中进行实物展示,包括日记、各种票证、老照片、知青撰写的文章、奖状等各类物品;参照《知青风云录》及《知青风云录续集》中各公社、生产队知青名单;当年乘坐的东方红十号照片等。这种跨越时空的联系,建立起超出时代的友谊以及知青表现出爱国奉献的情怀就是知青精神的真谛,是堪与“北大荒精神”、“大兴安岭精神”媲美的文化源流。

  原始鄂伦春文化

  鄂伦春民族是大兴安岭全区的“土著”民族。呼玛县的白银纳鄂伦春族乡鄂伦春族村是鄂伦春人的聚居地。 一是萨满文化。鄂伦春民族信奉萨满教,萨满的活动包括医病、躯灾、祈福、占卜等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萨满祭祀中,依照祭祀内容要求,模拟成各种动物或神怪。萨满戴上面具并用神帽上的彩穗遮脸。身穿萨满服,腰系腰铃,左手抓鼓,右手执鼓鞭,在抬鼓和其他响器的配合下,边敲神鼓,边唱神歌。白银纳鄂伦春族乡现存中国目前唯一健在的萨满关扣尼。二是狩猎文化。鄂伦春族世代从事狩猎生产,随着国家禁猎政策的实施,鄂族猎民已不再狩猎。三是服饰文化。如今的鄂伦春族的服饰根据传统技艺创作出了一系列既能展现民族特色,又与现代审美理念相互融合的服饰。四是饮食文化。定居前,鄂伦春民族食物多为天然的山野产品,按照游猎民族的传统习俗制造出了一系列独有民族特色的饮食产品。五是传唱文化。鄂伦春民族有语言没有文字,传统文化只能依靠口口相传。近年来运用国际音标在青少年中开展了语言教学课程。六是桦皮工艺文化。党和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资金支持,建成了工艺品厂,购置了一批制作机械,目前产品种类、质量、批量、规格还有待于提高。

  大兴安岭蓝莓节

  大兴安岭以首府加格达奇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生态旅游城市悄然崛起。食用菌、山野菜、野生浆果等山特产品储量丰富,野生蓝莓储量占全国之首,是中国野生蓝莓的主产区,被誉为“中国野生蓝莓之乡”。随着政府扶持力度逐年加大,龙头企业发展不断壮大,蓝莓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现已开发蓝莓冰酒、饮料、果干等产品10大类242种,产品远销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地。 2009年我区成功举办了大兴安岭首届国际蓝莓节,加区作为主办方,为全区搭建了一个展示蓝莓、宣传形象、合作洽谈、招商引资的平台,仅第一届国际蓝莓节就邀请了展会参展企业400余家,参展商600余人,签约项目22项,签约额达5.45亿元。经过八年潜心挖掘和打造,如今大兴安岭国际蓝莓节不仅成为加区重要的文化品牌,也成为了大兴安岭独具特色的节庆文化品牌和对外宣传的名片,更成为黑龙江省内重要的节日活动。形成了来大兴安岭“去漠河看北极光节,来加区看蓝莓节”的格局。不仅展示出了大兴安岭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集中展现了大兴安岭地区乃至全国山特产品产业的发展成果。

  中国鲜卑祖源

  经考证,北方古文明的发祥地鲜卑大山即为“大兴安岭的东南麓”,拓跋鲜卑曾在莽莽兴安岭繁衍生息、运筹林海。大兴安岭松岭区的鲜卑文化园坐落在拓跋古居地嫩江上游的多布库尔河畔,园区内“龙源问碧”、“鲜卑祖居”、“兵工厂遗址”、“祭天遗迹”、“密境鲜卑”等景点,再现了古老神秘的拓跋鲜卑神韵。文化园以“给我一天,还您鲜卑三千年”为创作理念的舞台演出剧目,从北方古先民的“钻木取火、抗争自然、崇拜自然、南迁大泽、一统天下、抗争融合”的历史片段再现了拓跋鲜卑强悍、包容、融合的大爱精神,十二处景点与自然相得益彰,将虽经风霜剥蚀的神秘传说再现帝王灵山惠水。 魏书《礼记》记载“祖居鲜卑山,瑞兽引路,南迁大泽”。清代屠寄撰写的《黑龙江舆图》中说“嫩江上游多布库尔河北边有两条河合为一支叫那古里河,是唐代室韦那礼部驻地”,那礼部为锡伯族,鲜卑又为锡伯族祖先,多源证明大兴安岭为鲜卑发祥地,鲜卑文化是大兴安岭生态、绿色、冰雪文化的集合体。

  兴安红杜鹃

  南国五月芳菲尽,兴安杜鹃始盛开。兴安杜鹃在严寒里孕育花苞,顶雪怒放,是北国春天的使者。无数诗人墨客对杜鹃花给予了热烈的赞美。每当春到大兴安岭,像报春花一样的兴安杜鹃花,或映着皑皑白雪,或迎着料峭的寒风傲然绽开,遍布于林下与刚刚绽开新绿的白桦树相互衬托,似锦似霞、如火如荼、层林尽染、万山红遍。

  在大兴安岭松岭区,就有一个叫杜鹃谷的地方,杜鹃谷的万亩杜鹃花海与飞龙山石林相互交融,石林千姿百态、峰峰相连,千年的杜鹃花就在石上生长,形成了一处花中赏石、石中赏花,极具观赏价值的原生态兴安杜鹃自然景观。 春季百里杜鹃,夏季绿满山川,秋季五花山色,冬季冰雪连天,这是大兴安岭四季风光的大美写照,而兴安红杜鹃第一个迎来早春。兴安的人间五月,就是杜鹃花的五月,是杜鹃花的海洋。当连绵的山峦被火红浸染,兴安红杜鹃以其独有的傲骨迎雪绽放时,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再也不是静谧无声的大自然,而是弥漫于莽莽林海中的一份希望,一股力量,一种精神!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