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舆情频道  >  地市舆情  >  大庆

农民心中的“宝儿” 大庆秸秆“变形计”

//yuqing.dbw.cn/    |    2018-10-19 09:21:13

作者:刘盼    来源:大庆网-百湖早报    编辑:左远红

 

  再成欢乐的快板

  秸秆,真的难逃“火命”?真的要从曾经的“宝贝”,变成今天的废物吗?

  答案,是否定的。

  “秸秆,是错了位的资源。别看它们不值钱,经过粉碎、压缩、固化制成‘颗粒’,在我们这儿可是抢手货!”大庆市东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延东说。

  变身之后的秸秆长啥样?

  10月17日,记者走进该企业位于肇源县薄荷台乡永祥村的工厂院内一探究竟。

  只见生产车间内,马达轰鸣、机器旋转,秸秆先是被粉碎为密密麻麻的碎末状,然后在一种特制的机器里被高温压制固化成一个个密度非常大的“小方块”。

  “这就是我所说的‘颗粒’,它是一种新型燃料。经过压缩,秸秆燃烧的热值增加了,燃烧的时间延长了。最主要的是,它对替代燃煤环保效果比较明显,这是其他石化能源、天然气能源所无法比拟的。”曹延东说。

  在曹经理的指引下,记者来到当地的农民老李家。

  开关“咔嗒”一声轻响,一团淡蓝色的火焰“砰”地从气灶炉膛里升起,不一会儿,农民老李家的灶房里飘满了饭菜香味。

  据记者了解,在肇源县,像老李家一样用上生物质气化炉的已有数百家,成本远低于城里。

  生物质锅炉通过技术手段,将燃烧所产生的烟尘气化半气化,排放的污染物指标远低于国家标准。

  而它所使用的燃料正是经过压缩过的秸秆,如此,不但实现了清洁排放,还使资源就地转化。

  据了解,大庆市东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作物秸秆打捆离田、收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绿色环保企业。目前公司已安装4条生产线,年产压块、颗粒燃料5000吨。

  燃料化只是秸秆华丽转身的一个缩影。秸秆经过加工后,还可成为有机肥,再回到农田中。

  日前,一个年产10.6万吨秸秆生物质有机肥的项目,已落户大同,一期预计12月份即可投产。

  “我们主要是通过水解技术将秸秆变废为宝,”大庆市秸秸高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毛臣介绍说。

  该公司采用“联盟+集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方式,利用工业化、农业化秸秆综合利用加完善收储运体系,致力于解决秸秆焚烧、农民增产增收以及黑土地修复、盐碱地改良等问题。

  目前,该项目筹备在各乡镇建立秸秆扶贫工厂,组织农民种植、养殖、劳动,既增加了收入,又解决了秸秆禁烧问题——秸秆有机肥料的使用增加有机质,促进农作物增长,修复黑土地、改良盐碱地。每公顷土地减少30%的化肥使用量,增加800元的收入。

  未来,大庆秸秸高计划在大同区组建40个秸秆扶贫工厂,20个蚯蚓养殖基地,安置就业人员200余人,带动周边农户3000余户,年处理掉秸秆近30万吨。

  其实,属于秸秆的舞台,相当广阔。肥料化、燃料化、原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都是它们的发展方向。沿着这个方向,我市已经做了大量工作。

  据统计,2017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量,达到431.2万吨。大庆秸秆,再次转变曲风,欢快的小步舞,已跳得有模有样了。

  是在纯净的蓝天下跳舞,还是在沉重的阴霾里呼吸,大庆的秸秆,已经做出了选择。那么,大庆的农民兄弟们,你们该怎么选?

  文图百湖早报记者刘盼

首页  上一页  [1]  [2]